close

內容來自sina新聞

國土部釋放嚴控圍填海信號

  北京商報訊(記者 蔣夢惟)近期部分地方悄然興起的"填海造地熱"終於引起瞭中央的重視。日前,國土部部長、黨組書記、國傢土地總督察薑大明主持召開瞭第27次部長辦公會。會議指出,從近年來獲取的海洋環境監測數據看,不合理的產業和空間佈局所進行的圍填海及一些用海活動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會議提出我國將嚴格圍填海造地的管理與監督,特別是對部分灣口小、海水自凈能力弱的海灣,要堅決禁止圍填海活動。

  公開信息顯示,9月以來,各地頻繁傳出地方政府大規模"填海造地"新聞。據報道,遼寧大連計劃五年內建成"世界最大填海機場";與此同時,海南三亞也宣佈建設中國首個"海上機場",預計將投資上千億元,此外,天津濱海新區、河北曹妃甸等地區都在不斷擴大填海面積。國土部承認,近年來,部分沿海省份的圍填海措施在拓展發展空間、發揮區位優勢、承接產業轉移、優化城市佈局等多方面發揮瞭重要保障和支撐作用。而且也有部分業內表示,由於我國愈發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規模,很多城市卻很難在短時間內徹底扭轉以往以建設規模保障經濟收益的狀況,便打起瞭圍填海的"主意",而中國土地管理、環境保護上的"海陸分割"現狀,也令"向海征地"有機可乘。

  然而,迅猛發展圍填海熱潮還是引發瞭中央的關註和警覺。國土部明確,我國將加強陸海統籌,科學劃定和堅守海洋生態紅線,會同有關部門建立有效的協調聯動機制,嚴格圍填海造地的管理與監督,特別是對部分灣口小、海水自凈能力弱的海灣,要堅決禁止圍填海活動。

  北京商報記者發現,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早就明確表示,國傢對填海等改變海域自然屬性的用海活動的態度是"嚴格管理",但仍有研究報告顯示,相對於日本、荷蘭等以填海聞名的國傢,我國的填海法律規制相當滯後,包括填海生態補償機制沒有建立起來,導致填海造成的巨大生態損失沒有讓受益者承擔;填海的長期規劃、短期監管都不健全等問題凸顯。而日本近年已實質地實施瞭嚴格控制填海的政策,並積極進行生態修復補償,如日本的關西機場建設就選擇瞭對海底生態環境影響較小的海上人工島的填海方法。雖然填海的活動我國已進行多年,但直到2006年,我國才首次制定瞭全國性的圍填海規劃,對沿海各地的圍填海總量實施指標控制。

  根據國傢海洋局公開的數據,最近十年,中國填海造地海域使用確權面積達1100多平方公裡。圍海造地使大陸海岸線變形縮減,直接威脅海岸生態鏈。中國海洋大學的學者李京梅等多位業內專傢也明確表示,填海的生態損失分為直接與間接兩種。直接損失不僅包括養殖業損失,還包括對底棲生物類經濟損失的影響,大部分底棲生物(如貝類)被掩埋覆蓋,造成不可逆轉的嚴重生態影響。

  寶藍佈局"孵化+創投"模式

  民間房屋信貸設定怎麼貸款比較會過件擴展閱讀:

  【北京最具價值商業地產】北京商業地產"金路標"大獎榜單揭曉

  京城購物好去處 北京最繁華商圈集錦

  解密北京僑福芳草地的藝術靈魂

  專傢解密商業地產人才標準之謎

  【聯系我2016~指數型房貸和理財型房貸的差別是?們】新浪商業地產

新聞來源http://bj.house.sina.com.cn/news/2014-10-08/10332935190.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lchdoug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